手工花制作、布娃娃缝制、法律知识普及、家庭和谐故事讲堂、爱心义剪……用丰富又具有区域特色的活动吸引更多居民融入社区,促进邻里和谐,正是胜利镇新华社区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做法。

“这个手工毛线花简便易学,只要细心都能学会……”10月13日,在胜利镇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年中心”里,宁居通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们教授手工编花课。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居民们一起利用废旧玻璃瓶、毛线等制作出了五彩缤纷的手工毛线花。
裁剪、缝制、填充、捆扎……二楼教室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中心志愿者心灵手巧,在她们手中,一块块废弃材料仿佛赋有神奇的魔法,孕育出一个个可爱的布偶娃娃。在一旁认真学习制作步骤的居民也跃跃欲试,大家边制作边交流,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妙趣横生的制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法律会客厅里,居民正在向志愿者咨询法律知识;家长学校里,利通区小天使文化服务中心正在开展“改自己最快乐”主题讲座;养老服务中心内,三两棋牌爱好者正在切磋技艺中发出阵阵欢笑……
“胜利镇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当于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学习文化、交流思想的平台,打造家门口的实践阵地,通过“1234567”五线谱工作法的推动,共同构建依法治理、管理有序、民族团结、文明祥和的睦邻社区大家庭,
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马芳说道。
据了解,自胜利镇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以来,社区坚持实践育人,强化统筹整合,培树特色品牌,通过打造文明创建主阵地、壮大志愿者队伍、吸纳社会组织的公益力量等方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融入自己特色,不断创新理念,开展“孤寡老人圆梦行动”、“青春创建文明城”、孤寡、困难、高龄、残疾老人义务上门打扫卫生、清洗衣物、代购代缴、健康理疗、精神慰藉、配送餐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0余场,切实打造更具“个性魅力”的文明实践品牌。(胜利镇王晓芬)